头部背景图 头部背景图
今天是:2019年10月31日 星期三 农历十月初七
logo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住建动态
住建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住建动态
这封家书跨越时空!她写给爷爷梁启超……
来源: 津云 时间: 2023-02-23 14:37:23
18


今日是梁启超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纪念梁启超先生诞辰150周年“弘扬爱国精神 传承赤子家风”主题活动在天津梁启超纪念馆饮冰室书斋举行。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梁启超纪念馆时提出:“要爱惜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天津梁启超纪念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保护与发展相结合,大力推进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积极探索“让文物活起来”。活动现场,天津梁启超纪念馆元宇宙数字博物馆项目、夜场灯光秀项目、“饮冰室来客”沉浸式演艺项目、海河游船天津红色记忆展梁启超号项目同时启动。

活动中还举行了天津人民出版社《梁启超与护国战争》新书发布。多年来,梁启超亲属一直关注着纪念馆的点滴变化,也不遗余力地给予纪念馆支持和帮助。活动当日,纪念馆邀请到了梁启超先生孙女梁旋女士莅临天津活动现场,并向梁旋女士颁发了顾问聘书。

梁旋(中)参加《梁启超与护国战争》新书发布活动
         
跨越时空 她给爷爷写下一封信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梁启超是我国著名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和学术大师,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后人对梁启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学术与改革救国的大命题上,鲜有关注家庭教育的小课题。梁启超有九个子女,个个成才。如今关于梁启超家书、家风,梁启超家庭教育的成就也已越来越受到关注。梁启超先生孙女梁旋女士,将自己对爷爷的思念及对读书、人生的思考融入了一封家书中,跨越时间的距离,用文字对话祖父。

“我未曾与您见面,但我会在心中时常想念您。在您写给我那一群在大洋彼岸留学、工作的姑姑伯伯的几百封信中,您用亦师亦友、自然温暖的笔调,为姑姑伯伯们,乃至全家老小,营造了一个‘信上之家’。温馨的亲情共感、深邃的相互关怀、以身作则的观念教化、自然而连续的精神交流……我的姑姑伯伯们虽与您远隔万里,却像在家一样,在您慈爱的‘目光’中建立自信、培育自尊、学习自省、走向自立。我是多么羡慕他们。我不能如他们一样幸运,但我也还是找到了与您沟通的途径:阅读与思考。”梁旋女士在信中这样写道。

梁旋与父亲、航天专家梁思礼

信是跨越时间、空间的手段,是沟通过去与未来的媒介。梁旋女士是通过怎样的思考决定用这样的方式呢?她这样说:“今年2月是爷爷150年诞辰,从去年3月份开始我就在思考,用什么方式来表达怀念。我喜欢看哲学书,退休之后,我某次阅读《饮冰室合集》,发现爷爷在一百多年前,跟我看了多本同样的哲学书,他将西方著名的哲学家例如霍布斯、卢梭、孟德斯鸠、亚里士多德、康德……介绍到中国。著作中有他的研究和理解,我在读书中感受到了不少共鸣,有些想法竟与百年前爷爷的思考暗合。我带着问题去观看这些哲学书,经常思考人类的精神世界,真的很希望能跟爷爷直接交流。笔谈,是我更喜欢的交流方式。因此写下了这封信。”


天津梁启超纪念馆就坐落在河北区民族路上,靠近意风街,这两栋二层小楼,由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化名人梁启超故居和饮冰室书斋两部分组成。“饮冰室”书斋位于故居西侧,建于1924年,是一栋由意大利建筑师白罗尼欧设计、梁启超亲自监督建成的意式两层洋房,也是梁启超晚年著书立说的地方。梁旋女士的父亲梁思礼先生曾在童年居住于饮冰室,对于这里,梁旋女士也常怀有亲切的故土之情,她感激于饮冰室原样保留下来的书柜书架,这里有他父亲童年玩耍、读书、与祖父交流的痕迹。纪念馆整体提升修复后,她也再次感受到了祖父精神内核的传承。

“这次文物保护工程完成之后,我们把很多珍贵的馆藏展示出来,就是为了让市民看到文物原件上的细节。看到原物,大家的感触往往更深了。”天津市河北区文物管理所所长、天津梁启超纪念馆馆长徐燕卿介绍,饮冰室的很多文物原件有百年历史,历史的痕迹留存在这些书刊、信件上,更好地呈现文物本来的精神风貌,传达着梁启超身上流淌着的爱国情怀。“你看这些信件,就是梁启超家人捐献的。我们将原件展示出来,可以看到一个个性鲜明的梁启超,他和他的家人可以讲的故事真的太多太多。”

关怀与爱的教育代代传承

梁启超的信件笔触细腻,关心孩子的大事小情、衣食住行,字里行间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梁启超作为近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成就卓越、有目共睹。而他作为一名父亲,也颇为成功,甚至创造了一个现代家教奇迹。


“他有篇演讲叫趣味主义,他说他是一个用兴趣来驱动自己的人,就是每走上一条崭新的路,他都感觉特别充满能量。我是觉得他把对新事物的热情传递给了孩子,所以孩子们投身到自己喜欢的领域当中,都充满了主观能动性。”天津梁启超纪念馆文创部主任朱朔苇介绍。

这种融洽、友爱的家庭氛围也让梁旋女士记忆犹新。回忆起与父亲梁思礼相处的时光,梁旋女士讲出了很多动人的细节。“我爸爸是个很乐观、淳朴的人,友善对待身边的所有人,从不抱怨、消沉。他接受到爷爷深沉、温馨的爱,也会同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们。小时候,他经常给我们讲故事、听音乐。每天晚上,我爸爸妈妈把我们兄妹三人叫到跟前,放一曲天鹅湖或胡桃夹子,读一段骑鹅旅行记或者西游记,爸爸因为在天津生活过,口音中还带有一点天津味儿。坐在小板凳听故事,对我来说特别幸福。”

梁旋(前排左一)与父母和兄姐的合影

少年中国“腾渊”“飞扬”

就如梁旋女士的信中向爷爷倾诉的言语:“我爸爸常说他受您影响最深的就是您的爱国思想。我阅读您的众多著作,处处可见您对国家、民族、民众的深深牵挂、您对祖国如何发展如何强盛等问题的万千思虑……时间过去一百多年,您当年寄予厚望的青少年和他们之后几代国人,没有辜负您那一代人的嘱托与期望,他们前仆后继,百折不挠,实现了几代国人的强国理想。”

爷爷的学识和担当也让梁旋女士生出了浩然正气和英雄情结,她始终认为自己应该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爷爷留给我的最大礼物是‘社会责任感’,在他的演讲集中,他说自己人生观里,责任心乃是最重要的东西之一。”

对于青年人,她也有自己的期盼,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给人们很多便利,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现在的年轻人生活中面对的很多压力是上一代人不曾面对的,梁旋女士对于新生事物,例如ChatGPT也会认真关注和思考,抱着开放的态度。但是对于例如“知识无用论”“躺平论”等消极想法,她像爷爷一样是拒绝的。对于年轻人她相信,每一代年轻人都会担起自己的责任,他们也是能够成功的,“希望在年轻人身上”。


在信中,梁旋女士对青年人的信心也流露在书信的字里行间:“从您当年的时代到我们现在的时代,中国人民不懈奋斗取得的成就,我几天几夜也跟您说不完。看到这些,您一定也会感到非常振奋吧?透过我挂一漏万的一点叙述,您看到您心中的少年中国在忍辱负重、自立自强之后,开始‘腾渊’‘飞扬’了吗?看到她实现文化力的‘聚拢、继续、增长’,为人类全体进步作出巨大贡献了吗?作为您的子孙,我们同亿万民众一起共同参与了创造辉煌成就的伟大事业,对于祖国共同的深切关心与热爱,将我们的心与您紧紧连在一起。”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而梁启超先生对于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的激励也始终在传承。“大家好,欢迎来到天津梁启超纪念馆,我是小讲解员,今天将由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带来讲解……”2021年开始,借由天津梁启超纪念馆“赤子家国——红领巾宣讲员现场实践课程”这个活动,多位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小讲解员来到梁启超纪念馆进行实践活动。

“孩子们的年龄都在10到12岁,虽然年纪小,但是他们表现得都很好,讲解词交给他们的时间不长,但他们都能掌握。”天津梁启超纪念馆讲解员马霞说道。这些小朋友本来就语言表达能力出众,在馆里进行实践活动前,会对他们进行培训,拆解更多讲解中的细节。他们沿着参观路线进行模拟讲解,由真正的讲解员面对面进行指导,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讲解水平。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对马霞来说,最让她眼眶发热的就是红领巾讲解员齐声念诵《少年中国说》的场景。“这对我们的培训也是很好的切入点。当给中小学生讲解时,好多时候就是我们带着他们朗诵第一句,后面他们都会齐声朗诵,从几个孩子开始,到最后大家一起诵读,朗朗读书声回荡在饮冰室中,这种场景发生时真的很感动。”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这样一遍遍的声声相应,少年们发奋图强,报效祖国的精神,就这样传承下来。

据了解,为纪念梁启超先生诞辰150周年,进一步弘扬梁启超先生及其家族的爱国情怀和赤子之心,天津梁启超纪念馆将贯穿全年组织系列活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筹备拍摄大型人文纪录片《梁启超》,多维度、全方位描绘梁启超先生光辉而丰富的一生,展现他的家国情怀、育人理念。今年5月,“家国梦 赤子心——梁启超爱国家风巡展”将和天津市民见面,通过展示梁家后人捐赠给天津梁启超纪念馆和广东新会梁启超纪念馆的大量实物藏品,突出梁氏家族爱国和报国的家风传承。5月、10月等重要节日期间,将分别结合意风区相关活动举办主题展览、学术讲座、灯光秀首秀、沉浸式演艺、元宇宙数字博物馆开馆等“家国梦 赤子心”主题活动。

津云新闻记者 刘畅 蒲永河 视频记者 李晓丹 袁桐(部分图片由梁旋女士提供)





天津政务网 党政机关

返回首页| 隐私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承办: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服务中心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211号

办公电话:022-23301890; 办公时间:8:30-12:00,13:30-18:00

网站标识码:1200000029 备案编号:津ICP备20000141号 徽标津公网安备12010302001654号

主办: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承办: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服务中心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211号

办公电话:022-23301890

办公时间:8:30-12:00,13:30-18:00

网站标识码:1200000029

徽标备案编号:津ICP备20000141号

津公网安备12010302001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