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人民城市理念,扎实实施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和“三新”“三量”等重点工作,聚焦群众“住、行”关切,以绣花功夫办好民生实事,以惠民举措增进人民福祉,以恒心韧劲扎实推动住建领域民心工程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见行见效。截至6月底,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共承担的四大类、7项民心工程任务,均取得了显著进展和突出成效,其中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筹集已提前高质量完成年度既定目标,地铁4号线北段(小街站至西站站)已具备通车条件,3条市政道路已完成道路工程建设,其他各项目也取得阶段性成果并持续高效推进。
聚力施策提质效,安居筑梦暖民心
在规范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方面,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始终把保障群众安居乐业作为头等大事,组织指导各区多渠道筹集房源,确保保障性租赁住房选址科学、建设规范、运营有序。持续推动落实水电优惠政策,构建房源、运营企业、承租人等数据库和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发挥专业化头部企业示范作用,提升项目运营水平,为新市民、青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为迎接今年“毕业季”的到来,在2025年京津冀高校毕业生社会组织专场招聘会上,组织知名住房租赁企业为约2000名毕业生提供“一站式”租房服务和指导,让新市民、青年人深耕天津、住有宜居。截至6月底,我市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204套(间),超额完成全年2000套(间)的任务目标并持续推进。
(南开区津嘉公寓保租房项目已投入运营)
在组织发放困难家庭租房补贴方面,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持之以恒着力解决中低收入困难家庭住房问题,不断优化工作机制,修订完善环卫公交系统住房困难职工申请住房租赁补贴政策,进一步减轻困难群众生活负担。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申请公租房一件事”系统上线运行,进一步促进政务服务便利化。加大惠民宣传,深入北辰盛福园等社区开展宣传活动,面对面向群众讲解政策,耐心解答居民问题,让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截至6月底,已向7.46万户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房补贴2.28亿元。
(惠民政策宣传活动进北辰区盛福园社区)
问需于民谋实策,宜居环境展新颜
在持续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方面,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始终坚持人民城市理念,走好内涵式发展路子,着力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不断完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机制,坚持“一小区一方案”,指导相关区充分结合居民需求有序推动实施,细化工程计划,提速前期手续办理,高水平开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在改造过程中,充分了解居民改造意愿,精准对接街道、社区、居民三级改造需求,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打造群众满意的放心工程、舒心工程。截至6月底,已开工改造31个城镇老旧小区项目,持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红桥区立兴里老旧小区改造已基本完成)
(红桥区立兴里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公园已完工)
在开展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方面,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着力保障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连续多年实施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持续开展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充分发挥镇村基层网格化房屋动态排查机制,做到发现一户、改造一户,督促指导各区加快改造进度,落实月报制度,实施全过程监管,牢牢把握“资格审核、工程质量、竣工验收和资金发放”等关键环节,确保房屋改造质量和成效。截至6月底,已开工改造211户、竣工66户,切实提升农村困难群众居住环境和住房安全。
(宝坻区新安镇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前后对比照片)
轨道路网畅八方 绿色出行惠民生
在加强市政道路建设方面,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着力完善区域路网功能,不断提升群众出行便利度,强化工程组织推动,紧盯关键节点,科学精准调度,指导相关区全力加快项目进度,倒排工期、压实责任、挂图作战,确保顺利完成各项工程建设任务。截至6月底,台儿庄南路、文瀚道、柳营路完成道路工程建设,同步开展竣工验收;柳林桥完成主桥主拱安装,正在进行主桥副拱安装及部分现浇梁施工;香海道基本完成给水、中水等配套管线施工。
(台儿庄南路已完成道路工程建设)
在持续开展轨道交通线网建设方面,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不断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建设,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布局,持续做好保障措施,紧盯关键节点,压实主体责任,筑牢安全质量底线,增强现场服务意识,协调解决重难点问题,确保关键点位连续施工,加强文明施工和现场管理,推动民心工程地铁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同时大力推动地铁车站及时还路于民,做好出入口周边绿化景观提升,切实满足群众绿色、安全、高效、便捷的交通出行需求。
地铁4号线北段(小街站-西站站)共16座车站,沿线经过北辰区、河北区、红桥区,是城市地铁骨干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运用一系列新工艺、新技术,攻克了盾构小曲线半径施工、穿越关键地段等一系列工程难点,特别是在同城商务区西于庄站到西站站区段,盾构施工下穿天津西站站房及26组道岔,这在天津乃至全国地铁建设史上都属于大规模的穿越工程。项目践行智慧建造与绿色施工理念,将BIM技术和装配式一体化技术相结合,全线采用一体化装配式风管、一体化装配式泵房。在车辆制造与运行方面,大工位熔透式激光焊技术保障列车车体平整度,永磁同步牵引系统实现资源节约20%以上,切实做到绿色施工。截至6月底,地铁4号线北段(小街站至西站站)已完成建设,具备开通条件,沿线退路还绿工作也顺利完成,通车后将促进双街组团、京津路沿线等外围组团发展,有效改善居民出行条件。
(地铁4号线北段全线实现退路还绿)
(地铁4号线北段已具备开通条件)
(地铁4号线北段南仓站特色站)
地铁7号线(赛达路站至鼓楼站)共15座车站,是贯穿中心城区南北向的骨干轨道交通线,经过鼓楼老城厢、海光寺、八里台、梅江会展中心、西青区开发区等多个重点区域。地铁7号线以体现天津特色建筑文化为主,是一条建筑风情线,线路主题为“匠心筑梦”,让乘客在舒适乘坐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天津独特的城市魅力和人文风貌。建成通车后将极大改善沿线交通状况,缓解道路拥堵,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绿色的出行选择。截至6月底,地铁7号线(赛达路站至鼓楼站)完成试运行,正在进行装饰装修、机电安装等收尾工作。
(地铁7号线进入装饰装修和机电安装阶段)
主办: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承办: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服务中心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211号
办公电话:022-23301890; 办公时间:8:30-12:00,13:30-18:00
网站标识码:1200000029 备案编号:津ICP备20000141号
津公网安备12010302002692号
主办: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承办: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服务中心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211号
办公电话:022-23301890
办公时间:8:30-12:00,13:30-18:00
网站标识码:12000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