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城市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如灯塔般照亮城市发展前路。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一个尊重、五个统筹” 的基本思路明确了城市工作的航向;2023 年《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深刻解码城市发展规律,回答了 “为谁建城、建什么样的城、怎样建城” 的核心命题;202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天津视察,提出在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上善作善成的嘱托,为天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注入澎湃动力;2025年7月,时隔十年,党中央再次召开城市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城市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擘画了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新蓝图。天津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以“一个战略牵引”“四个善作善成”,加强党的建设重要要求为工作主线,高质量谋划实施“十项行动”和“三新”“三量”,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坚持走内涵式发展路子,推动住建领域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建设贡献力量。
“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住有所居是民生之基,住有宜居是幸福之阶。天津始终把群众的“安居梦”捧在手心,用实打实的举措让“家”的温度持续攀升。面对房地产市场新形势,天津主动作为、精准施策:全面取消住房限制性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春秋两季房交会成为购房群众的 “暖心集市”,“百城千企商品房促销” 活动点燃消费热情,住房公积金制度惠及330万群众,刚性与改善性住房需求得到充分释放。2023 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新建商品房销售增速等关键指标稳居全国前列,商品住房去化周期始终处于合理区间,市场 “稳” 的底色愈发鲜明。守住安全底线,托举民生期盼。天津坚决筑牢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防线,有力化解重点房企债务 “疙瘩”,“保交楼”“保交房” 从承诺变为实景,无数家庭告别 “揪心等待”,喜提新房钥匙。和平区商品房现房销售试点稳步推进,滨海新区、蓟州、西青等区接过商品房销售许可“接力棒”,住房发展 “十五五” 规划让未来住房蓝图跃然纸上,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在探索中愈发清晰。住房保障网越织越密,温暖着每一个需要呵护的群体。每年发放的租赁补贴如“及时雨”滋润困难家庭,7万余套公租房为住房困难家庭兜牢民生底线,9.4 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为新市民、青年人撑起“栖息伞”,7500余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让低收入群体实现“住有所居”的梦想。从 “有房住”到“住得好”,天津正用行动诠释着“人民至上”的深意。津嘉公寓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
内涵式发展 让城市更新焕发独特魅力
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天津以创新为笔,在城乡融合的画卷上挥洒浓墨重彩。
城市体检,为发展“把脉问诊”。2023 年,我市入选住建部“深化城市体检工作制度机制”试点,2024年全国城市体检工作现场会在津召开,天津的探索经验走向全国;2025年成功获批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更是对这份努力的最佳肯定。《天津市城市更新行动计划(2023-2027 年)》发布实施,如导航图指引着更新方向——中心城区五大提升计划加速推进,41个综合片区类城市更新项目完成审定招标,一机床片区等25个项目破土动工,樘院等微更新项目让老街区重焕生机,城市在 “新陈代谢” 中愈发年轻。居住环境的“幸福密码”,藏在每一处细微的改变里。19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启动,近1000个老旧小区“逆生长”,800余部加装电梯让“上下楼”不再是难题,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让小区管理更贴心,危旧房改造让“老房子”焕发“新活力”。群众脸上的笑容,就是人居环境改善的最佳证明。闲置资源“醒过来”,城市空间“活起来”。1000多万平方米闲置房产被“点石成金”,136幢小洋楼特色资源注入产业活力,商旅文融合的故事在这里不断上演,老建筑与新业态碰撞出奇妙火花。基础设施的“硬联通”,撑起城市发展的“大骨架”。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地铁通车里程年底将突破400公里,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二期开门迎客,嘉和路等主干道舒展“交通动脉”。峰会场馆颜值升级,312 栋建筑“平改坡”后如换新装,41座占路施工车站“还路于民”……城市面貌每天都在发生着看得见的变化,宜居指数节节攀升。
建筑业“三化”转型 锻造发展新质生产力
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是天津建筑业转型升级的“三驾马车”,正拉动着传统产业驶向新蓝海。
智能建造的“天津样板”不断涌现:93家试点企业、75个试点项目、38项新技术产品组成创新矩阵,咨询、设计、施工、运维“一条龙”联动模式让产业链条更紧实。在这里,智能建造、智慧工地不再是“科幻片”,而是每天上演的“日常剧”。绿色发展的“生态账”越算越优。城乡建设领域“双碳”行动扎实推进,装配式建筑如 “搭积木”般高效建造,新建民用建筑全部披上“绿色外衣”——中新天津生态城成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天津城市交通改善项目斩获全球“可持续交通奖”,“绿色”已成为城市发展最亮眼的底色。建筑市场的“规矩方圆”愈发清晰。工程招投标领域专项治理斩断“潜规则”,评标办法修订让“阳光交易”成为常态,“评定分离”改革让权责更对等,拖欠账款的“老赖”被一一清理,行业发展的“生态土壤”持续净化。质量与安全是建筑业的“生命线”。24项文明施工提升措施、施工围挡标准指南让工地“颜值”与“规范”并存,扬尘噪声实时监控系统如“电子眼”守护蓝天白云。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纵深推进,小散工程安全监管机制织密“防护网”,215.5万余栋自建房排查整治筑牢“安全堤”,住建领域安全防线越筑越牢。
治理现代化 让超大城市更聪明更暖心
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天津在“细”“智”“众”上下足功夫,让超大城市运转更高效、服务更贴心。
“大城三管”理念落地生根: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体系让“住”的选择更自由,城市更新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历史风貌建筑在保护中“活” 起来,大城细管、智管、众管的合力,让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政务服务改革跑出“加速度”。“一件事一次办”让群众少跑腿,住房公积金数据治理经验走向全国,工程审批办理成本成为“全国洼地”,改革成效连续五年稳居全国第一梯队,“天津效率”令人点赞。房屋安全管理有了“新法子”。《天津市房屋体检管理办法》为建筑“把脉问诊”,滨海新区三项制度改革先行先试,商品住宅电梯保险维修机制让“上下楼安全”有保障,玻璃幕墙和公产房外檐脱落保险理赔制度为城市“扫雷除险”。“数字住建”让治理更“聪明”。智慧住建“一张图”平台汇聚行业数据“智囊”,规范性文件数据库成为“政策百科”,辅助决策功能让管理更精准,科技与管理的碰撞,让城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天津数字住建平台
未来展望 绘就现代化人民城市新画卷
站在新起点,天津住建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紧扣超大城市特点,立足“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向着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阔步前行。
城乡融合将更深入——新型城镇化脚步加快,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有更坚实的保障,传统村落的乡愁记忆被细心呵护,现代化城市体系在均衡发展中更具活力。城市更新将更精彩——城市更新条例呼之欲出,“十五五”规划绘就蓝图,更多老旧厂房变身文创园、低效楼宇成为新地标,创新活力在城市肌理中不断涌动。房地产新模式将更成熟——“人房地钱”联动机制让供需更匹配,保障性住房持续供给,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让生活更舒适,“好房子”建设让“住”的体验再升级。绿色低碳将更深入——新建民用建筑全按绿色标准打造,既有建筑穿上“节能衣”,绿色建造技术广泛应用,美丽城市的生态底色愈发浓郁。安全韧性将更坚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持续发力,房屋安全保障网越织越密,城市风险防控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出击”,让群众住得安心、过得舒心。文化赋能将更鲜活——历史风貌建筑讲述天津故事,小洋楼资源绽放新光彩,城市的每一条街巷都充满可触摸、可感知、可品味的文化韵味。数字智慧将更普及——“数字住建”底座越来越牢,政务服务更贴心,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赋能让城市治理如虎添翼,智慧生活触手可及。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从城市更新到乡村振兴,从传统产业转型到治理效能提升,天津住建系统正以实干为笔、创新为墨,在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画卷上,续写着属于人民的幸福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