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背景图 头部背景图
今天是:2019年10月31日 星期三 农历十月初七
logo
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办理结果公开
办理结果公开 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 > 办理结果公开
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对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351号建议的办理答复
来源: 天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办公室 时间: 2025-04-29 15:40:00

杨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城市更新中有机融入青年元素的建议,经会同市体育局、市城市管理委、市规划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研究答复如下: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党的二十大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以城市更新行动为主线,以更新项目为依托,以制度建设为基础,有序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完善顶层设计。为统筹推动城市更新工作,我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组织编制《天津市城市更新行动计划(2023-2027年)》,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行动计划》以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改革开放、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为目标导向,坚持以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作为城市更新的主要内容,提出中心城区城市功能、人居环境、生态建设、城市品质、安全韧性等5方面提升计划、16项更新工程、44项重点任务。重点结合青年需要求,提出了宜居城市提升计划,涉及3项更新工程、8项重点任务,涵盖完善社区治理、提高住房、托育、养老、体育、医疗卫生设施水平等多项内容,为城市宜居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着力为青年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促进城市与青年双向奔赴、共同发展。

二是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我市逐步完善城市更新相关配套政策,印发了《天津市老旧房屋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和城市更新实施方案》,将老旧房屋、老旧小区改造作为重点任务,着力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印发了《天津市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更好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印发了《天津市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特色风貌建筑保护传承利用促进商旅文融合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利用风貌建筑、工业遗存等资源,加强商旅文融合发展措施,打造文化艺术、休闲旅游、商业消费、高品质住宿新载体。编制了十四个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开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深化和保护规划动态维护工作,促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推动“历史+文化+青年”融合发展。落实《天津市“十四五”时期体育公园建设方案》,推进完成体育公园建设,配置适合青年健身的场地器材,打造优质便捷的体育健身生态圈。

三是完善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坚持“先体检、后更新,无体检、不更新”,持续做好全域体检,健全体检工作模式,完善体检指标库,设置“年度保障性住房占比”“轨道站点周边覆盖通勤比例”“未达标配建的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的小区数量”“公共充电桩10分钟覆盖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等指标,将其纳入城市体检内容,系统查找青年群体急难愁盼问题和设施短板弱项,加强整改落实情况评估,持续推动问题解决,充分满足青年对城市生态宜居、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等需要。

四是推动更新项目高效实施。先后谋划实施了美院片区、一机床片区、先农大院等29个城市更新项目,充分结合青年需求,有机融入青年元素,在打造青年场景上取得积极成效。如在美院片区实施过程中,充分挖掘历史文化价值和存量资源,为青年打造独具魅力的特色艺术街区;第一机床总厂及周边片区项目打造“工业咖啡馆”、濒河露营地,将文化娱乐、地区记忆和产业升级进行街区化展现;先农大院项目充分保护与活化利用风貌建筑,打造集酒店、餐饮、展览、快闪、潮玩为一体的沉浸式高品质生活综合体;和平印象城引入“二次元业态”,樘院、一尺花园等一批微更新项目投入运行,促进了文旅融合发展,让城市空间焕发新活力、激发新动能,也打造了更多青年场景。

五是增加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在开展城市更新及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注重对教育、医疗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改造,鼓励按照用地兼容等相关政策,充分满足青年人居住需求。聚焦“一老一小”,完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布局,重点配置养老服务、婴幼儿托育、儿童托管、社区助餐等群众普遍急需紧缺的服务场景功能,各类服务设施建成后在全区层面能够大幅提升社区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程度。在打造青年生活健身场景上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增设各类健身设施,打造更多青年喜闻乐见的“口袋公园”,充分利用城市更新项目、城市“金边银角”、废弃厂房、滨河沿岸等空间资源,建设中青年喜爱的“三大球”运动场地,构建完善了全市“15分钟健身圈”,有效满足了中青年多样化健身需求。

二、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收和落实您的意见建议,持续推动城市更新实践:

一是加强规划引领。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将青年需求融入专项规划,从居住、就业、休闲等方面完善青年生活配置,丰富青年场景。强化保障性住房规划资源保障,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对保障性住房涉及法定规划情况进行核查,为保障性住房依法审批提供保障,注重对周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补充。根据国务院、自然资源部关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相关要求,加强规划统筹,合理选址布局,优化规划指标,做好供地计划安排,降低保障性住房用地取得成本,拓展保障性住房用地来源,加快解决青年群体住房困难。

二是做好《行动计划》落实。推动各区政府、各相关部门统筹做好城市更新工作,严格落实《行动计划》,建立定期分析机制,梳理汇总工作进展情况,做好各区、各部门实施效果评估,确保《行动计划》高效实施。重点做好青年元素融入建设,深化住房、托育、养老、体育、医疗卫生设施服务等方面的探索,逐步完善城市更新工作路径。

三是持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做好城市更新条例立法工作,去年10月份《条例》已通过市人大立法论证,目前正在完善《条例》草案,预计今年九月份报市人大审议,在条例中,因地制宜完善社区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生态修复、历史文化保护等与青年密切相关的内容。推动各相关部门,持续研究推出规划、土地、财税等相关政策。

四是做好城市体检工作。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围绕满足群众需求和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等方面持续完善城市体检指标体系,重点在保障性住房、完整社区建设、托育养老、医疗保障、停车充电、物业管理等青年反映强烈的问题设置指标,推动问题整改,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让青年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拓宽青年建言献策渠道,通过青年座谈、网络问卷等方式,吸引青年主动参与城市体检,推动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五是做好城市更新项目谋划实施。聚焦市委、市政府“三新”“三量”部署安排,围绕存量资源,谋划实施城市更新项目,多倾听青年声音、体现青年元素,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尤其注重完善与青年相关的内容,规划打造更多青年友好型社区。立足于精准对接青年休闲健身娱乐需求,合理设置运动场地、文化创意展示区域、持续增加青年群体健身设施供给等。

2025年4月21日   

并附附议人:韩铮,王慧,汤平平,陈丽怡,陈叙,邬学青,孙军,张楠楠

工作人员: 魏海军 联系电话: 63081237

天津政务网 党政机关

返回首页| 隐私声明| 网站地图

主办: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承办: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服务中心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211号

办公电话:022-23301890; 办公时间:8:30-12:00,13:30-18:00

网站标识码:1200000029 备案编号:津ICP备20000141号 徽标 津公网安备12010302002692号

主办: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承办: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服务中心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211号

办公电话:022-23301890

办公时间:8:30-12:00,13:30-18:00

网站标识码:1200000029

徽标备案编号:津ICP备20000141号

津公网安备120103020026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