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轨道交通是重要的民生基础设施,随着城市发展和交通压力的增大,人民群众对于织密城市交通网络、享受便捷出行方式的愿望愈发迫切,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缓解交通拥堵、助力城市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一环”。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建设模式,推动天津地铁建设驶向“快车道”,一条条陆续开通的地铁线把城市居民的品质生活带上了充满希望的“幸福线”。
施工中的地铁11号线水上西路站
创新“PPP”投融资模式 奋力跑出地铁建设“加速度”
加快天津地铁建设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重点民生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就加强全市地铁建设工作多次作出批示,强调要着力改变天津地铁建设模式,以创新理念、创新方式推动地铁建设。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组织专业力量,着眼打通天津地铁建设起步早、进度慢、负债高、压力大的“堵点”,立足突破地铁项目建设规模大、资金需求大、融资压力大的“难点”,结合天津实际,按照“盘活既有资源、减轻财政负担、社会资本认可、可快速实施”的原则,创新了地铁PPP投融资方式。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简称。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经过充分对比论证,提出了地铁PPP项目融资总体框架:“40%财政投入+PPP融资”总体框架以及区分A、B包实施的具体路径。同时,不间断的对项目合作模式、履约监管、建设管理要求、运营管理方式、风险分担机制、经济指标测算等方面进行完善,搭建了PPP融资总体框架的具体可行路径,通过市场竞争、专业合作,统筹利用社会资源,为加快地铁建设补足资金短板。仅近两年,就先后组织完成地铁4、7、8、11号线四条正线以及8号线和11号线两条延伸线共6个新建PPP 项目政府采购工作,中国中铁、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交建等一批实力央企先后投入天津地铁建设主战场。
织密“互联互通”的轨道交通网络,全面开启城市生活“快节奏”
家住北辰区淮祥园的韩先生,公司位于十一经路。以前,他都是骑自行车到3号线铁东路站上车,在天津站换乘9号线,十一经路站下车,全程要1个小时左右。5号线开通后,家门口的淮河道站直接上车,到达公司用不了35分钟。因为更便捷、更省时、更舒适,地铁不再是多一种出行方式的选择,而是成了沿线居民的出行首选、俨然刚需。
运营中的天津地铁1、2、3、5、6、9号线,总里程达235公里,143座车站星罗棋布,15座换乘站把6条线路编织成纵横交汇的智能化立体交通运行网,覆盖市内六区、环城四区和滨海新区,链接天津机场、天津站、天津西站、天津南站等交通枢纽,全面进入网络化运营时代。地铁全线网每天运营近17小时,日均客流稳定在150余万人次,最高日客流超189万人次,年客运量达5.2亿人次,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分担率达33%。
目前,在建的地铁4号线南段、6号线二期已进入验收阶段,地铁10号线已进入工程尾声,今明两年将相继通车运营;地铁4号线北段、7号线、8号线和11号线4条PPP项目正在全力有序推进,已陆续进入围护结构、主体结构、区间盾构施工阶段,滨海新区Z2线已完成PPP项目招标。按照建设计划,地铁11号线将在2023年年底建成通车,中心城区其他3条地铁PPP项目、滨海新区Z2线PPP项目也将在“十四五”末全面建成通车。届时,我市地铁运营里程将突破500公里,实现教育、医疗、商业、文化旅游等城市功能快速融通,构建起“津城”“滨城”便捷交通网络,为双城发展提供现代化交通体系保障。
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三个领先”高效注入经济发展“新动能”
目前,我市在建地铁累计289.4公里,总投资达1127亿元,吸引社会资本676 亿元,实现天津利用社会资本进行地铁建设和运营的历史性突破,天津市在建线路条数、在建里程数、PPP吸引社会资本数在全国实现“三个领先”。
地铁是体现城市活力的重要“名片”,不仅可以直接拉动产业发展,深刻影响着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基本趋向与合理化配置,引导空间优化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随着地铁2号线的开通,带动空港经济区发展进入高端引领的快车道,促进形成航空、电信、装备制造、软件服务外包、总部经济五大产业,川流不息的2号线,正以5分钟一列的频次,源源不断的保障产业工人往返于“城港”之间。地铁3号线的开通,将津湾广场—海河商业圈、和平路金街、滨江道—营口道商业圈、天塔—鲁能城商业圈串联成商业经济走廊,地铁运行一条线拉动了商业实体繁荣发展一片片。
地铁建设的提速,不仅可以直接满足群众便捷出行需求,而且有利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天津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有利于人民群众在经济繁荣、城市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建的4、7、8、11号线,进一步织密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网,形成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医科大学、海河教育园区、西青大学城等高等教育基地相连接,南开大悦城、东马路—大胡同、小白楼—音乐厅、万达广场—爱琴海、文化中心—友谊路等商业综合体相贯通,大悲院—天津之眼、鼓楼—古文化街、意式风情区、五大道旅游区、水上公园等旅游文化景点相衔接,总医院、一中心医院、肿瘤医院、人民医院、儿童医院等医疗服务机构相毗连的宜居、宜业、宜教、宜乐的现代化国际都市新格局,天津地铁正以其服务百姓、服务经济、服务社会的特殊优势,擦亮城市高品质发展的崭新“名片”。
主办: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承办: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服务中心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211号
办公电话:022-23301890; 办公时间:8:30-12:00,13:30-18:00
网站标识码:1200000029 备案编号:津ICP备20000141号
津公网安备12010302001654号
主办: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承办: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服务中心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211号
办公电话:022-23301890
办公时间:8:30-12:00,13:30-18:00
网站标识码:1200000029
津公网安备12010302001654号